8月5日上午,我院赴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调研苗族手工艺遗存现状实践队走访了松桃根主银饰服饰加工店的老板龙根主。老式的铁制工具散布在角落中,精美的银饰成品静静地摆设于玻璃柜台里。泛黄的老照片铺满台面,每一张都有一个身着苗族服饰的男子专注地锻造着手中的银饰,那是早期龙根主师傅从事银饰制作时所留下的照片。
年近花甲心不老,大半辈子从不后悔
龙师傅来自松桃偏远的一个农村,是地地道道的苗族银饰手工艺者,后迁居松桃县,在民族文化产业园中拥有一家银饰服饰加工店,并以此为生。
作为年近花甲的老者,本应该退休在家,但因为热爱,龙师傅依旧用心地亲手制作苗族银饰。其工艺精湛让人大开眼界,仅一个凤冠便由数百个银片与细银丝焊接而成,工序可谓十分繁琐。龙师傅的神情中,满是在手工艺生涯里得到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而丝毫不见厌倦之情。
一做就是40年,从“传统”到“创意”
“我已经从事银饰制作40多年了,一般也不休息。”龙师傅笑着向实践队队员说到。他的祖祖辈辈都会这样的手工艺,而他自己本身也是苗族人,因此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传承苗族传统手工艺。在上个世纪70年代左右,龙师傅在手工艺方面曾经有20多年的空白期,暂停制作银饰的那些年头使自己的手工艺技术有所退步,但是凭着他的执着,现在的他堪称一名专业的银匠,曾获得“铜仁最佳创意工匠”等称号。
政府扶持力度大,两年免租喜开颜
“文化产业区建设号召农村手工艺者进入松桃县的政策,使我拥有这样的平台来发挥自己的技艺。2年免租的政策更是政府对农村手工艺者的大力支持。感谢政府!”在采访最后,龙根主先生真诚地表达了自己对于松桃政府的感激之情。
如今,龙先生年近三十岁的儿子受其影响,也开始从事苗族银饰制作的行业。一声声规律的金属撞击声不厌其烦地诉说着关于古老苗族银饰的传说。
蔡燕玲/文 薛婷/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