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扬丝竹沁心扉
-----记人文论坛四—云南民乐
4月6日晚,第四期阳春人文论坛在悠扬的乐器声中悄然开讲。本次论坛有幸邀请到了中国民族管弦学会会员、副研究员---刘克奋老师,来与我们共同欣赏云南民族乐器葫芦丝、巴乌民乐。
音乐,一种没有国界的美丽语言,一份永恒的心灵慰藉。如今的音乐,已不再为艺术人士所独享,而成为了一种大众文化。
刘老师自幼便练习竹笛,于5、6年前开始接触葫芦丝、巴乌等云南民族乐器,其一入门,一袭浓烈的民族风便扑面而来,一身火红色唐装,与桌上摆放的各式乐器相得益彰,一股浓烈的艺术氛围萦绕着整间教室。
虽然本场讲座仅仅持续了一个半小时,但期间刘老师频繁的演奏,以至于将其喻为一次小型民乐会也不为过。在“一个美丽的地方”悠扬的丝竹声中,讲座拉开了序幕。紧接着,刘老师又从自己接触葫芦丝的经历开始,逐渐介绍了葫芦丝、巴乌的传统民间故事,以及两种乐器的结构、保养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葫芦丝,又名葫芦萧,是流行在傣、彝、阿昌等民族中间的乐器,是傣族男女传达爱意的传统形式。其主要由主管、副管、簧片及葫芦四部分构成,其声异常的清脆悦耳,且入门快,价位低,是一种比较大众化的乐器,非常适合有兴趣的学生学习。巴乌,似竹笛,是彝、哈尼、傣、佤、布朗、苗等少数民族的单簧吹管乐器,流行于云南省红河、文山、思茅、西双版纳、临沧、德宏、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等地区。也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云南民乐器。
经过刘老师的详细介绍,即使是像我们这样一些非音乐学专业的学生,仿佛也在其精彩的描述与美妙的演奏中,走进了云南少数民族那片神秘、美丽的土地,更重要的是,这样一场不同往常的艺术类讲座,将场下的每一位观众,都深深吸引住,让人完全置身于民乐那美妙的意境中。整场讲座下来,刘象老师共演奏了6首歌曲。除了“竹楼深处”、“湖边的孔雀”这样比较专业的曲子外,也有诸如“月光下的凤尾竹”、“掀起你的盖头来”等耳熟能详的大众化曲目。真正达到了高雅与通俗的融合,让音乐艺术不再成为寻常人所高不可攀的东西,也给这一期的阳春人文论坛划上一个精彩的句号。
可以说,这次的音乐讲座办得是比较成功的。从一开始到结束,场下的气氛都比较热烈,大家普遍表现出对民乐的兴趣,特别是当刘老师要赠送自录的CD时,更是掀起了一阵小高潮,6、7张CD被一抢而光。但在提问环节时,却暴露出一个问题,即大部分同学对音乐的知识都是相当缺乏的,刘老师希望大家可以踊跃提问,无论是吉他,笛子,钢琴,只要是关于音乐的问题,大可提出来讨论,可台下却始终一片沉寂,只有一两个音乐系的同学和老师在交流。这样问题的存在其实并不是大家的原因,而是受大学城地域所限制。在与其他老师的交流中我们也得知,由于新校区的环境闭塞,造成与外界的文化脱节。譬如在老校区,就有很多的类似吉他班的丰富课余活动,也常常会有名家过去开讲座,与社会的联系多了,大家的生活也变的多姿多彩。大学生活,本就该是热闹,忙碌的。但是现在,像以前那样丰富的学生文化正在逐渐削减,校园里的吉他声已成了稀有之音,想要掌握一两种乐器,却苦于培训班少之又少。
地理环境的闭塞也许总让我们无所适从,但我们所能做的难道就只有羡慕而已吗?当然不,想想大四的学姐学长门,从当初的荒芜之地走到了今天,不是一样将新校区的文化建设得有声有色,接下去的时间,只能交给我们自己,多举办一些文化活动,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外部资源注入,逐渐地丰富起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人文学院记者团 刘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