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素质系列讲座第七讲笔记摘要

信息来源: 暂无 发布日期: 2017-05-29 浏览次数:


文化产业纵横谈——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与福建文化产业发展初探
张华荣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为我们在新世纪深化文化的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指明了方向。
一、文化产业的含义、特征及基本功能
1、文化产业的含义
        “文化”歧义颇多,《周易》中有关文化的最初界定:“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相当于“纹”,以文化之。文化的三层含义(器物、制度和概念)。大文化的概念,包括新闻传播媒介,图书出版,新华书店,博物馆,展览馆和科技馆,文艺演出团体,影视文化企业,体育和旅游产业等。
        产业是指从事生产活动的事业,以往特指工业。就广义而言,产业是指国民经济各行业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产业和精神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以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为主题对象,从事生产经营,开发建设,管理服务的部门,是从事精神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的产业。或简言之,从事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活动的行业总称。两大部类划分与三次产业划分理论:文化就自然归属到第三产业,它意味着文化产业的公益性与非公益性文化两部分的总和。
        文化的两重性:事业和产业两重性。长期以来,我们只强调和重视文化的事业属性,把文化事业当作思想道德教育和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的重要手段,否定和漠视文化的产业价值。现阶段,我国的文化事业性质与产业性质并存,二者并非对立的,是互补的。当前,我们逐步转变观念,顺应时代潮流,重视发展文化产业。
2、文化产业的三大特征:
(1)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大规模商业运作,通过市场化和产业互阿德组织形态,进行可持续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2)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为核心,在提升企业竞争力中,提高文化生产的经济效益。
(3)以企业为主的协作链条,通过协作分工,把文化价值转换为商业价值,又以商业价值的实现过程促进文化价值的传播。
        文化产业同文化的基本功能大体类似,具有认识,教育,审美,媒介和经济功能,文化产业在新时期已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增长点,它对于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有重要意义。
        文化产业不仅包括了科技,教育,文艺,出版,影视,旅游,娱乐,体育等主题产业部门,还包括推销,印刷,中介,管理,咨询等服务配套行业。从文化产业的实体结构上看,文化产业包括了以文化自身的形态进行生产的部门,以文化形态为重要资源和手段的相关行业纵向递进或横向延伸形成的部门或行业;在文化产业交叉产业链基础上进一步向其它产业延伸形成的总和产业网络。在文化产业组织结构上,文化产业包括以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管理咨询机构为主的行业管理系统等。从分工协作和行业划分角度看,把文化分成三大类:文化产业制造业;文化产品发行零售业;文化服务业。
二、福建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1. 新闻出版行业繁荣发展
2. 广播影视音像业建设成就显著
3. 文艺演出也欣欣向荣
4. 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三、福建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
        改革开放27年来,福建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增速在第三产业12个行业中居第三位,仅次于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社会服务业。
1. 经济发展优势
        经济快速增长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物质基础。
2. 人文资源优势
        浑厚的文化历史底蕴,为发展福建文化产业提供了丰厚的资源条件。福建历史上,文教昌盛,人才辈出,闽籍学子历来以“勤于学敏于思”闻名于世,古往今来,在福建这片土地上孕育出一代又一代名扬中外的文化名人。
3. 地缘人缘优势
        地处东南沿海开放区,面对台湾,濒临港澳,北承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南接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我国东南沿海具有自身特色和独特优势的地域经济单元。同时福建也是名副其实的“华侨之乡”,华侨具有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热心家乡的文化事业,为福建省文化事业的大发展注入了重要的资金来源,这些都是我省的文化产业的有力条件。
4. 文化品牌优势
        我省民间工艺美术发达,陶瓷,石雕,木雕,漆器,剪纸,工艺画等一大批具有福建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品。这些产品产业化生产历史悠久,工业精湛,品牌优势明显,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我省还是戏剧强省,历史悠久的五大地方剧种:闽剧、莆仙剧、芗剧、高甲戏、梨园戏等享誉海内外。
四、海西经济区建设中发展福建文化产业面临的挑战
1. 加入WTO后福建文化产业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进入WTO后文化产业也将遵循优胜劣汰的原则,进入全球化竞争。福建的文化管理政策急需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加强,一方面,需要给予公益性文化事业必要的财政支持;另一方面,要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鼓励文化生产,传播和销售部门在规范体制下进行竞争。
2. 思想观念不适应,文化产业意识薄弱
        长期以来,计划经济思想一直主导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观念上看,我省文化产业意识与规划意识滞后,思想解放的程度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福建地处东南沿海的区位优势形成强烈反差。一些文化部门过于强调文化的事业属性,忽视了文化的产业属性,不能充分认识到文化只有形成一种产业,才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道理。
3 .文化体制的改革滞后,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偏小
        虽然文化体制改革提出了多年,也作出了一系列初步的探索,但由于体制改革滞后,现行文化管理体制仍沿袭过去的计划经济手段来管文化,办文化,政事不分,政企不分,过于注重行政手段,经济、法律手段则相对薄弱,对文化的产业属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产业链不长,产业之间的有机连接不紧密,产业群体没有很好的形成,产品的规模优势没有得到发挥。
4. 人才和科技制约明显
        福建文化经营管理人才,艺术人才和文化产业科技创新人才十分匮乏,不能适应文化产业新发展的需求,这是制约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
5. 市场发育不健全,文化市场经营秩序的混乱
        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以及国际文化传媒集团的大兵压境,福建的文化市场总体上缺乏竞争优势,这主要表现在:经营单位众多;产业集团化程度不高;资源极度分散等市场发育不健全的特点。同时,在文化经营者中,不少经营者为了追求物质利益,忽视甚至放弃社会效益。
五. 在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发展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
1. 实施文化历史立省战略,建设文化强省,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需要
2.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探求福建发展文化产业的新思路
 (1)树立文化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意识
 (2)充分认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树立经济和社会效益双赢的意识
 (4)树立大文化市场意识
 (5)扬长避短,走有福建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路子
3. 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1)抓紧制定和完善发展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法规,明确福建文化产业发展方向
 (2)完善文化产业的政策体系,为文化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3)制定完善福建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4)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
4. 积极保护和开放福建优秀的文化资源,实施具有福建特色的文化精品战略,不断拓展国际和国内市场
 (1)合理规划,争创名牌,努力把福建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2)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实施文化精品战略
 
参考文献:张华荣《精神劳动和精神生产论》
1、冯子标等著的《分工,比较优势与文化产业发展》
2、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主编的《中国文化产业评论》
   
        笔者感想: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各省市各地区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而福建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我们福建人去维护,去促进。发展文化产业,任重道远,我们作为大学生,要关注福建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保持福建文化的原创力,不因为“产业”二字只看重经济利益而不注重社会效益。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福建的文化产业可以蒸蒸日上,赢得自己的品牌,走向国际。
(人文学院记者团   邱燕林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