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访谈】简如林:山水中的土楼守望者

信息来源: 暂无 发布日期: 2017-05-29 浏览次数:


     “举头望青云,云遥遥,低头观海潮,水涛涛。云遥遥,水涛涛,云水难相交。”曾经的《云水谣》,不仅向观众展现了一段大时代动荡背景下至死不渝的坚贞爱情故事,也让云水谣这个地方逐渐被人熟知。

云水谣古镇历史悠久,这里有千年古榕树群、一条百年老街、千年古道,历史在这里镌刻下了很多痕迹,更留下了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土楼,而简如林便是将这一瑰宝不断传承下去的守护者。

       简如林,他是南靖县梅林镇人,是漳州市市级非遗项目——客家土楼营造技艺第17代传承人。至今,这个七十六岁的老人仍奔波在古镇上,在苍劲的榕树群中伫立守望着古镇上的每一幢土楼。

土楼大师只是为了混口饭吃

      土楼,简单来说,就是以生土版筑墙用以承重的两层以上的土砌房屋。不论方楼还是圆楼,土楼的设置,大都是一层做厨房,离水源近;二层做仓库,干燥适宜储存谷子、地瓜;三层做卧室,有充足阳光。原本土楼是用来抵御野兽和土匪的,因为每家都有自己的井,大门一锁可以安稳度过一个多月,而现在的土楼更多则变成了游客流连的风景。

      “刚开始接触土楼,也就是为谋个生计混口饭吃,要知道,在我们那个时代,一个手艺好的土楼师傅能管一家人的饭哩!”1957年,小学刚毕业没多久的简如林就跟着师傅开始学习建土楼。“那几年,国家正忙着发展,所有劲都往国家那处儿使了,我当时还是孩子国家的东西不懂,但我知道饿,我身边的人都饿。”简如林回忆起小时候的事,对他来说,学建土楼也是因为一段机缘。“有一天,我被晒晕在田道边,醒来的时候躺在一位阿伯家,我醒来第一个字就是‘饿’,阿伯给了我个馒头问我想不想吃饱,于是他就变成了我师傅。”

      为了学习建土楼,简如林可没少吃苦,犯错的时候,师傅便用建土楼的杵棒敲他脑袋,或者用拍板掌手;没日没夜的掌握工具技法,让他的手上起了比做农活还要厚的老茧;好几次去其它乡考察别的土楼时还遇上过土楼垮塌。但简如林自身也很勤奋,刚开始,简如林是学习普通民房木构架的设计与制作,后来,亲自主持修建了多座土楼,边参加土楼的营造、边认真做笔记,还精心制作了夯筑夹板、杵棒及辅助工具铲、大小拍板等工具,数十年的建筑经验,他的笔记也变成了一本难得的土楼营造资料。

六十年的坚持,永恒的传承

      伴随着许多土楼的申遗成功,当地的人和物也发生了很多变化,这些都给了简如林很大的感慨。

    “最大的感触就是现在人们的生活都变好了。”世遗土楼吸引了一大批游客前往南靖旅游,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的发展与交流,原本闭塞的小镇都渐渐成为了旅游胜地近几年,政府出资在景区修建了很多新路和配套设施,给游客和当地居民带来了许多便利。

      然而,这种种的变化却让简如林有点心忧。“道路方便后,很多年轻人要么留在景区做生意,要么就出去打工,只有孩子和老人在家。”简如林还说,原本一幢大型土楼可以住几百号人,大家都在一个土墙里,相互之间和睦友爱,而现在很少有人愿意留在这里生活了,如今的土楼中多半都是一些恋旧的老人,而土楼旅游的开发,也使得老人们的居住环境变得十分喧嚣。

     “其实,我最担心的还是这门手艺会失传,毕竟现代人都不愿意住这些土疙瘩了,但他却包含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与感情。” 简如林有自己的传承人,有实地做给传承人们看,他的子孙也在学习。世遗刚刚申请,传承工作也才开了个头,还比较偏民间保护,这条路还有很长要走。

       “那么多年,土楼于我的意义早就不单单是为了谋生,她给了我饭吃,更给了我信念。”简如林从十七岁开始学建土楼,到今年七十六岁经过了59年,土楼已经深深融入了他的血脉。他在这片土地上守望了几十年,时光荏苒,泥土地变成了水泥地,土墙楼变成了小别墅,儿女离开老人的庇护,传统渐渐被人疏漏,但这位老人仍然伫立在云水谣的青山绿水之间,透过交错的树荫凝视文化的彼方,为土楼的传承燃烧着自己剩余的力量。

                            人文学院 宋浩原/文  黄荔/摄